從小我是比較喜歡秋天的,作為一個農村娃,我對秋天有著更深層的理解和眷戀,因為秋天總是與收獲有關。農家人最喜歡收獲,勞動了幾個月,終于見到了成果,心里的歡喜可是不言而喻。“自古逢秋悲寂寥,我言秋日勝春朝”,秋天似陳年佳釀,歲月愈深遠,醇香愈濃烈;秋天豐碩而風情款款,成熟中透著韻致。
小時候喜歡秋天,是因為在中秋節(jié)我可以吃上母親親手做的月餅糖饃。中秋佳節(jié),皎皎明月,閑話家常,期盼化身繁星點點,穿梭在宇宙之上,傾醉月光之下,緩了流年,慢了歲月。中秋節(jié)吃月餅賞月是流傳下來的習俗。每到中秋節(jié),母親就會暫時放下田里的勞作,騰出一天時間在家蒸五香仁的月餅糖饃。爺爺會準備點簡單的水果和酒水祭月,一家人圍坐在院子里一邊賞月嘮嗑,一邊吃著五仁月餅,一邊聽姐姐從書本里讀到的嫦娥奔月的故事。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,此時的幸福感和滿足感油然而生。
中秋節(jié),它承載了一段兒時的回憶,一種醇厚的味道,一段由月餅串聯(lián)的記憶。我自始至終對月餅有一份獨特的情懷,并非我有多喜歡吃月餅,而是在改革開放初期,物質生活很貧瘠。兒時的我渴望過春節(jié)、清明、中秋這樣的節(jié)日,因為在這些特殊的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里,母親都會用平時節(jié)省下來的一點白面,蒸上幾個又白又軟的糖饃或雞蛋饃,在增加節(jié)日儀式感的同時,我也可以吃上幾個又軟又甜的白面饃饃。
那時的月餅,沒有現(xiàn)在超市精美的禮盒包裝和種類繁多的品種。嚴格來說應該就是糖饃而已,只不過在做好的糖饃上增加一道工序,就是將包好的糖饃放進一個木制的模具里壓實,倒出來就像現(xiàn)在的月餅圓圓的。模具圖案一般都是闔家團圓、花好月圓等一些祝福圖案。里面的餡料和平時的糖饃稍有區(qū)別,掰開月餅,青紅絲像藕絲一樣纏纏綿綿舍不得斷開,餡里面的核桃仁、花生仁、芝麻仁、冰糖時不時從斷開處掉下來,那花生、冰糖做的餡,那面粉做得皮,出鍋后再進行點綴裝飾,也是色香味俱佳;輕輕地用舌尖舔著味兒,慢慢地咀嚼著,享受著,感覺著嘴里香濃甘甜的味道一點點地彌漫開來,幼小的心里便生出無限的滿足和甜蜜。多年以后,只要回想起這個情景,舌尖就似乎還留有余香。
佇立在中秋凝霜般的月光里,片片秋葉搖曳枝頭;厥装肷,我在平實的土壤里,安放了自己那顆褪盡塵埃的素心,坦然面對人生的滄桑沉浮。月夜的清輝傾灑大地,伴著月餅的清甜,彌散瓜果的清香,甘之若飴的味道浸潤心田,將兒時的記憶在秋景里濃縮成一份彌足珍貴的思念。
()
|
陜公網(wǎng)安備 61058102000140號